1. 指导教师
吴佳芮
2. 社团成立时间
2024年9月
3. 人员规划
规模:计划稳定保持40人规模,采用“动态管理”模式,每月通过考勤表及训练情况淘汰不达标的成员,同时吸纳同等数量的新成员,确保团队活力与竞技水平
招募:每年百团纳新通过校园宣传、社团路演、轮滑技巧展示等方式开展招新,面向全校学生,不限专业、年级,只要热爱轮滑即可报名,经简单技能测试(如基础滑行、平衡能力)后录取
4. 组织机构
管理层:刘恒晨(队长):带领社团成员训练,执行训练计划(如基础滑行、专项技巧、赛事模拟),负责训练过程中的监督与动作规范纠正,把控训练质量与进度。张静婉(队长:协助刘恒晨开展工作,侧重训练组织与成员沟通,收集成员建议并反馈
部门:
训练部:鞠美琪(部长)根据指导教师计划安排日常训练,提前检查训练场地与装备,记录成员训练考勤与进步情况
活动部:宋佳圆(部长)负责纳新活动,社团间交接
5.章程
宗旨:以“推广轮滑运动、培育竞技人才、丰富校园文化、展现学子风采”为宗旨,为轮滑爱好者搭建交流、学习、提升的平台,推动轮滑运动在校园的普及与发展,积极参与轮滑与滑冰比赛为校争光。
成员权利与义务:权利:参与社团所有训练、活动及赛事,接受专业指导,对社团工作提出建议,参与社团管理层选举。义务:遵守社团章程与纪律,按时参加训练与活动(考勤率需达85%以上,否则取消评优及参赛资格),爱护社团装备与训练场地,维护社团形象
管理制度:
考勤:采用签到模式,由训练部干事负责记录,每月公示一次考勤情况
6.活动开展
日常训练: 晨训(每周一~周五6:00-7:00):围绕耐力、爆发力、核心力量等开展基础体能训练,如3公里慢跑、静蹲、仰卧起坐等。 晚训(每周一~周五17:10-18:40):聚焦轮滑专项技术,包括速度轮滑的直线、加速、过弯、冲刺技巧,花样轮滑的前检、后检、平衡控制、动作编排等,由指导教师现场示范指导
场地训练:日常在学校南区足球场开展。每月会开展两到三次前往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专业轮滑场地开展训练,感受专业赛事级场地环境,提升训练质量
特色活动:“轮滑体验日”在校园内划定区域设置简易轮滑赛道,准备充足的护具和轮滑鞋(涵盖不同尺码),社团成员现场指导,讲解轮滑基本技巧(如站立、滑行、刹车)和安全知识(如摔倒保护、装备检查),邀请全校师生免费体验。
团建活动:每学期开展聚餐、轮滑主题趣味赛(如轮滑接力赛、绕桩赛、趣味障碍赛),增强社团成员间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