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教师
长春光华学院武术队由杨洪老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武术训练方案设计、技术动作指导、赛事战术规划及队员综合素养培养,为队伍的专业发
展与竞技水平提升提供核心支撑。
二、社团成立时间
长春光华学院武术队正式成立于 2009 年,是学校长期运营的特色体育竞技队伍之一,截至 2024 年已持续发展 15 年,形成了成熟的训练、选
拔与发展体系。
三、人员规划
自 2009 年至 2024 年,队伍累计选拔队员 1000 人次,建立了 “广泛选拔、优中选优” 的人员储备机制,确保队伍人才梯队的连续性;累计培
养 300 余名队员参与各类赛事,注重从选拔到参赛的全流程培养,根据队员特长(如传统武术、太极拳等)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提升参赛竞争力。
四、组织机构
(一)层级架构
1.指导层:指导老师,对社团工作提供专业指导与监督。
2.决策层:社长、副社长、及各部长组成核心理事会,负责重大事项决策与统筹协调。
3.执行层:
4.作训部:负责制定训练计划、组织日常训练及教练对接、绩效考核与会员的晋级管理。
5.活动部:策划主题活动、讲座及交流活动,协调场地与流程,需与秘书长、宣传部长对接工作。
6.宣传部:负责海报设计、新媒体运营及活动宣传记录。
7.后勤部:负责器械管理、物资采购、训练饮用水及训练用品保障
(二)议事规则
每周日训练前,召开一次全体骨干例会,通报工作进展并部署任务;
每月初召开会员代表会议,收集意见建议并汇报改善进度。
重大事项(如赛事报名、经费使用)需经核心理事会表决,超过2/3 成员同意方可执行。
五、章程(核心理念与准则)
(一)总则
社团全称:长春光华学院武术队,接受校团委领导与指导老师监督。
宗旨:推广武术运动、促进同学间相互交流、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强身健体,防身自卫。
(二)队员管理
入队:自愿申请,通过招新流程,缴纳一次性会费,会员资格即时生效 。
权利:参与社团所有活动、接受专业指导、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社团工作提出建议。
义务:遵守章程与训练纪律,按时参与活动,爱护器材,维护社团声誉。
退队:提前书面申请,会费按规定期限内可退还;严重违反章程者,理事会有权取消会员资格 。
(三)管理制度
训练纪律:需着运动装与武术专用鞋参与训练,不得无故缺勤,请假需提前报备。
财务制度:经费专款专用,由秘书长登记账目,定期公示收支情况,接受会员监督。
安全责任:会员需确保自身健康状况适宜运动,社团对个人原因导致的意外损伤不承担责任 。
六、活动开展
(一)常规训练
频次与时长:每周6次固定训练,每次2小时,时间安排在课余时段,周一至周五(17:00-19:00)周六休息、周日(14:00-17:00)
内容设计:热身15分钟,慢跑与拳腿法基本功、武术套路练习90分钟、讲评与放松拉伸15分钟,按训练进度分级教学。
(二)主题活动
每月1次特色主题活动:如"雪花里的太极拳"组织室外休闲练习,感受自然、"阶段验收模拟赛"社团内开展模拟赛场技能竞赛,选手依次上
场展演,余人模拟裁判评分,指出问题。
每季度1次专项活动:包括运动知识讲座、武术技能展示(校园或社区公开表演)。
不定期创意活动,可由大家提建议,活动部评估可行性,并决定是否开展及具体形式。
(三)赛事与交流
校内:参与校园文化节、体育节等活动,举办社团内部选拔赛。
校外:组织竞赛队员参加地区性、行业性武术比赛,如武术锦标赛、吉林省太极拳协会举办的比赛等 。
交流:不定期组织与其他院校社团开展友谊赛或经验交流会。
(四)安全保障
训练前讲解动作要领与安全注意事项,场地定期检查,配备急救箱。
制定应急方案,应对突发身体不适等情况,确保活动全程安全。
(七)获奖情况
自成立以来,队伍累计为学校获得各类奖项 319 项,其中冠军 56 项,具体赛事获奖情况如下:
吉林省学生武术比赛:斩获冠军 28 项、亚军 33 项、季军 25 项,4-8 名 55 项;
吉林省太极拳比赛:斩获冠军 21 项、亚军 29 项、季军 23 项,4-8 名 33 项;
吉林省省运会武术比赛:斩获冠军 8 项、亚军 5 项、季军 3 项,在省级重大综合性赛事中展现了队伍的强劲实力。




